漯河市实验小学

热门图文
有奖爆料最新文章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热门文章

"表内乘法”教学探新

2020-1-9 22:10|查看: 499|评论: 0

摘要: "表内乘法"教学探新漯河市实验小学 李菊梅“表内乘法”是学习表内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口诀的来源,熟练应用乘法口诀就显得举足轻重。它是培养学生 ...

"表内乘法"教学探新

漯河市实验小学  李菊梅

表内乘法”是学习表内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口诀的来源,熟练应用乘法口诀就显得举足轻重。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途径。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我充分利用主题图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具体的学具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来源在此基础上牢记并灵活掌握口诀为解决有关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的起始课,也是至关重要一课,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时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再现现实情境模型,以带领孩子们游玩游乐园为线索唤醒了孩子的生活体验,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先来到玩小飞机的地方,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两位孩子都观察得特别仔细,发现5组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3个小朋友我又引导孩子实际数一数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孩子们在说算式时显得特别小心,生怕少说或多说。我引导学生检查算式对不对,突出了是求5个3相加。在玩过山车时,先让孩子们自主观察,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孩子们发现车厢的节数有7节,每节上面有2人。我提出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人,是求几个几相加?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写时一定要细心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陆陆续续举起手来,并展示他们的算式。其中一个孩子写了6个2,另一个孩子写了8个2。我把他们的算式记在黑板上。我说“停”时下面一些孩子还在写着数着。我引导孩子们伸出小手一起来检验写得对不对,强调了要把7个2相加。检查后问孩子们在写算式时感觉咋样?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算式太长,太难写了,容易写错等。我微笑着说:“可不是吗?数学家已经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乘法!乘法!”许多孩子显得很激动。我趁势引入乘法,先认识乘号,再写算式,并根据图的意思让孩子说一说两个乘数表示的不同意义。最后改写其它算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当每份数量相同,求一共有多少,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当份数较多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练习时通过拍手游戏、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活动,沟通了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使孩子们对乘法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为后面学习乘法口诀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揭示规律,巧记口诀

乘法口诀是中国算术的精华,思维的浓缩。由于其便于记忆和传颂,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我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加求,突出几个几相加,为编写口诀做铺垫。5的乘法口诀是正式学习口诀的第一课,由于5个5个地数数孩子们已有了丰富的学习经验,于是我半扶半放地让孩子们编写口诀突出强调了口诀的意义和写法。口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用汉子记载与传承下来的,因此口诀要写成汉字,不能汉子与阿拉伯数字混写。如:不能写成五五25”。特别要注意结果中的“十”不能丢掉。如:不能写成“五五二五”。然后我把重点放在发现口诀间的规律上,我深知如果本节课学生学会了探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规律帮助记忆口诀,对后续的学习将会起到莫大的促进作用。引导孩子们发现:五的乘法口诀共5句,口诀第一个字依次多1,口诀第二个字都是五,结果依次多5。启发:如果“三五”得多少忘了,怎么利用口诀间的规律来想?使学生明白了解口诀间的规律的作用。

1到4的口诀编写基本放手。7到9的口诀重点放在几个几个地累加上,突出了是几个几相加;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编写,孩子们的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每次编写完口诀,我都抽查孩子们对口诀是否真的理解。如:“四八三十二”表示什么意思?根据这句口诀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8个4相加能否用这句口诀?在记忆口诀的基础上,我常常启发孩子利用口诀间的规律来巧忆口诀。如:如果“六七”得多少忘了,怎么利用7的口诀来想?孩子们会说,可以想“七七四十九”,49减7等于42;可以想“五七三十五”,35加7等于42。

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按照前面的思路,编写口诀——填写相应乘法算式;读口诀发现口诀间的规律。孩子们还发现口诀中的积特别有趣: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合起来是9(9除外),有几组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正好颠倒,交换了位置。我为孩子们的发现叫好!然后我抛开了练习,让学生把课本翻到第81页,看练习二十第3题:先读题明白题目要求,在表中圈出9×1、9×2……9×9的乘积;然后思考:有什么发现?孩子们发现从9、18、27……81,乘积呈斜线排列;最后一列都是整十数。我趁机引导:1个9与10相差几?18是2个9,2个9与20相差几?27是3个9,3个9比30少几?孩子们逐渐感悟到了几个9与几十的关系,对理解9的口诀有很大帮助。

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每次学完口诀,我都要求孩子们不仅会正着背,还要求学有余力的孩子倒着背;再打乱次序对口令和听写把口诀补充完整;青蛙歌》、《螃蟹歌》儿歌的加入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等口诀全部学完,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口诀,我精心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活动和练习形式,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式有: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看数字卡片说口诀、 看积口诀背诵口诀人人赛指名背与抽签结合)、找规律说口诀如:8、16、24、32、(  )、(  )、(  )、(  )。②81、72、63、54、(  )、(  )、( )、( )。③1、4、9、16、(  )、(  )、( )、( ))通过这些游戏性和竞赛性的练习,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思维使孩子思维灵活和深刻。

二、巧用画图解决问题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学习“乘加、乘减”时,借助主题图解决旋转木马上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孩子们很容易想到用“乘加”解决,还可以怎么想呢?假设最后一个上面也坐了3个人,利用课件将一位小朋友移到了座位上。一些孩子立即受到了启发,把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引导道:“何不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再列出算式呢?这样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了。”过了一会儿,许多孩子这样做:

                                    3×4-1=11(个)

 

当我问孩子们是怎么想时,孩子们说得有理有据,令人称赞。“假设最后一个旋转木马上面也坐了3个人,就是4个3,列式3×4。因为那一个人不是实际坐上的,所以还要把那一个人去掉。”看来画图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好帮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

课改之路任重道远,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学习中不断丰盈自己,在实践中敢于尝试,有所创新,做一名善于学习、善于反思的新时代教研型教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16号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