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所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二年级处于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里,要想有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可以说是学习的动力,有兴趣的学生不仅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一段痛苦的经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培养才能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怎样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是课堂教学关键问题之一。 一、 用真心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首先,必须自己有兴趣,如果教师存在消极情绪,学生的兴趣一定会受到影响。 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教学无小事”,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用厘米和米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旗杆的高度,并猜一猜,一个平时胆小内向的孩子举手发言说“我觉得有2米”这时,其他同学哄笑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她满脸通红,手足无措。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她失去了自信心,我走过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别紧张,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她想到的是班级升旗时用的队旗,这样看的话,队旗大约是2米居然是对的!我高兴的说:“掌声鼓励。”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经过这件事后,这个孩子每节课都高高的把手举起,积极发言,树立了自信。 在课堂上,一句赞赏性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让学生体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教学实践表明,对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会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多给学生关爱、鼓励,把关爱献给学生,把爱心送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采用多样化方式导入教学,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大有益处。常在教学加入各类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猜谜语、做游戏、说故事等等。就会收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出独特的课堂开头,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主动地来接受新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时,以谜语“滴答滴答转不停,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叫我早早起,催我快快睡”导入,瞬间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时,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2008年奥运会中中国是如何获得金牌第一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进而提高了学生想进一步去探究中国比美国、比俄罗斯、比英国、比德国到底多多少枚金牌的欲望,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学《认识直角》时,通过看、摸、说,接着就进入“找直角”游戏,孩子们离开座位,在教室里用手中的三角尺探寻,学生们在黑板上、课本上、开关上、教室的文化板块上、衣服上等各个地方都惊喜的发现了很多直角,游戏进行的热火朝天,参与度达到100%,课堂效果非常好;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对背口诀已经感觉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浓。因此,设计了“夺红旗比赛”“开火车比赛”以及“找朋友”等游戏进行训练口诀。“找朋友”的规则是由几位同学举题分别向全体同学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外拿到相应口诀的同学答:“你的朋友在这里。”如“四八”的朋友是“三十二”。这样让游戏渗入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智能,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多样化方式导入教学,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重分项测试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高学习兴趣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的必然前提,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说是孩子表达想法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将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表述出自己的所见和所想。 根据教材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法。让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拥有足够的学习兴趣,能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接受新知。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时,每节课都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如此贴近生活的情景图之后,学习兴趣浓厚。每个人都用小棒动手摆一摆,用小棒摆出加法竖式,特别有新意,学生兴趣很高,边说边操作几根加几根等于几根,再说几捆加几捆等于几捆,合起来是几捆零几根。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让学生在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期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动手操作把算理和算法紧密联系起来,从直观形象的教具和自我操作感知中掌握新知。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创造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给与学生较多的表现机会。把说的权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给学生,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四、充分利用灵活多变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分》时,采用课件动画演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一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小格是1分,课件上转动的分针让学生兴趣盎然,分针与12个大格的关系通过分针的转动更加清楚明白。学生根据动画演示,观察分针从12开始一大格一大格的走,走到1、2、3、4、5、6、7、8、9、10、11、12,走的分钟分别是5分、10分、15分、20分、25分、30分、35分、40分、45分、50分、55分、60分。再用课件演示观察当分针转一圈60分时,时针是如何变化的,精准的课件更直观的让学生找到1时=60分,把抽象的进率关系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以后时间的运用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 五、提取生活化的练习题,让学生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要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在新课学完后,实时通过生活中让学生记录的时间安排表,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时间安排的相同性和不同点,加深对几时几分干什么,通过拨钟表,感受一天的时间变化和自己的时间安排。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一天,体验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精神,通过了解学生表现得十分激动和惊奇,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并去感知数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在教学中,设计一式多变,一题多变,多问多解,通过猜一猜,算一算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练习在解决知识的新旧矛盾冲突中提高对学习兴趣。 一式多变,一题多变。多问多姐。猜一猜,算一算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练习再解决知识的新旧矛盾,冲突中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并给予赞扬和鼓励,孩子们便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大大激发了他们数学的学习兴趣以游戏导入,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 |
联系方式:0395-3134496-8031 豫ICP备10205598号-1
Copyright © www.lhsyxx.com.cn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黄山路24号